依据市体育局党组《关于全面推进“党建﹢”工作模式的实施方案(2019-2022)》要求,体育产业处党支部创新“党建+体育产业”工作模式,不断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干事创业的激情切实转化为创新竞进的业绩,实现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全面融合、同频共振。
紧密结合实际,提升支部组织生活吸引力和实效性
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产业处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落实“主题党日”活动和“三会一课”制度,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强化理论武装,科学指导实践,不断提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二是创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在疫情期间,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市委决策部署,全力以赴做好安全防范,组织开展安全隐患自查,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有力安全保障。三是大力开展学先进赶先进活动。学习借鉴其他省市成功经验,全处党员干部主动向先进对标,查找自身差距不足,自加压力,奋勇争先,积极为体育产业发展献计献策,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实践中。四是深入开展“使命•奋斗”大讨论活动。学习贯彻市级机关处长大会精神,不断增强“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责任心使命感,重点围绕“我就是营商环境,我就是开放形象”进行研讨,注重成果转化,大力优化营商环境。
下好“体育惠民”精准棋,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引领体育消费,发放“百万惠民健身消费补贴”。为鼓励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健身运动,助力天津市体育服务行业复工复产,市体育局与工商银行天津市分行联合开展了“你健身、我补贴”惠民健身消费补贴发放活动,首期发放额度为100万元。活动于7月6日至8月31日面向全市展开,市民只需绑定工行卡在体育惠民卡签约服务单位指定商户消费,就可以享受相应补贴政策。二是深入体育企业调研,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在企业复工复产关键时期,产业处牵头召开银企对接会,组织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渤海银行、农商银行、浙商银行、上海银行与52家体育企业全面对接,精准施策,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需求。三是研究制定体育+金融扶持政策。市体育局与工商银行天津市分行联合制定印发了《关于疫情影响下支持体育产业发展十条措施》,为我市体育企业提供多种类的金融服务,鼓励支持广大体育企业复工复产,提振体育市场信心。四是招商引资项目快速落地。今年以来,产业处积极推进体育招商引资工作,努力营造宽松环境、贴心氛围,认真洽谈、跟进项目。新增招商引资落地项目1项,现有项目已落地4项,到位资金1.9515亿元。五是加强与统计部门合作。市体育局与市统计局召开体育产业统计专题协调会议,建立天津市体育产业统计监测常态化工作机制,联合印发了天津市体育产业统计监测合作备忘录,共同开展天津市体育产业统计监测工作。
积极主动作为,彰显体育人的责任与担当
一是体惠卡助健康,天津体育献礼白衣天使。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天津支援湖北医疗队冲锋在前、敢打必胜。为感谢在新冠肺炎疫情一线战斗的天津医务工作者,市体育局与中国工商银行天津市分行联合推出“体惠卡助健康”活动,2020 年 12 月底前,持卡医务工作者可在我市体育惠民卡签约服务单位免费健身。二是加强行业指导,提供精准帮扶。充分发挥天津市体育产业协会桥梁纽带作用,结合我市体育企业特点,及时制定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在疫情期间通过实地走访、电话访问、远程会议等形式了解企业困难,共实地走访企业158次。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一对一制定金融扶持方案,帮助企业渡过难关。邀请法律专家就疫情防控期间员工年假、协商工资和企业销售过程中出现合同纠纷等问题进行专业解答,全力帮助企业排忧。三是推动“双万双服”帮扶企业工作。产业处加强与市级各部门沟通协作,及时收集有关政策信息,为企业搭建平台。通过与市科技局沟通,解决了华捷电力关于产品研发经费申报相关问题;通过与市交委沟通,解答了红宝番茄关于公共交通的疑虑;通过与市标委沟通,解决了久荣工业关于标准化达标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