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津门体育 > 市局动态
回望这十年 奋进谱新篇——红桥区武术篇

来源: 红桥区体育局

发布时间: 2022-10-27

一个个重大赛事的举办,一项项全民健身活动的精彩上演,一组组充满动感与活力的运动镜头,都展现了天津红桥区体育人民蓬勃向上的活力……作为“全国武术之乡”,十年来,红桥体育事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实施全民健身战略,全民健身蔚然成风,群众体育蓬勃发展,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全区体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群众体育蓬勃开展

红桥区有着深厚的武术文化底蕴与群众基础,拥有多个国家级、市级非遗武术项目,涵盖少林、乌鸡拳、如意掌、戳脚翻子、八极拳、太极、麒麟鞭、双钩、回族重刀等多个拳术、器械项目。十年来,红桥区聚焦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生活品质,体育领域“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全民健身蔚然成风,形成了以区体育局为总牵头、区武协为线、各类社区武术健身团队为支撑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体系,多次组队参加全国武术之乡赛事,市级“体彩杯”赛事并取得优异成绩,体育事业各项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和明显成效。

十年来,红桥区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为根本目的,大力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成功打造了一批拥有广泛影响力的品牌赛事,天津红桥武术节成功举办九届,红桥区太极拳比赛成功举办四届。经过多年磨砺,赛事活动兼容并包,不断发展,已经成为武术爱好者切磋技艺、文化交流的舞台,更是弘扬中华武术精神、推动传统武术文化繁荣发展的盛会。

每次比赛中,老中青少武术精英汇聚一堂,服饰整齐,精神抖擞,一拳一脚刚劲有力或气势如虹、或行云流水,充分展示出深厚的武术文化底蕴与武术爱好者们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让大家真正体会到了“全民健身动起来 健康幸福练出来”的真谛所在,广大健身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体教融合深入推进

少年强则国强。校园武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让学生掌握健身方法,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同时,更能作为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手段,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十年来,红桥区在大力开展群众体育的同时,也不忘深耕青少年体育,紧扣体教融合发展战略,下拨专项资金,大力推进和发展“武术进校园”工作,奋力开创青少年体育工作新局面。

2011年开始,红桥区丁字沽小学、红桥区第二实验小学、佳宁里小学先后将武术引入课堂,组建不同层次的武术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习武中体验中华国粹的博大精深。红桥武协成员长期深入校园开展义务教学,同时组织专家、学者调研指导,开展武术基本功教学,创编武术风格课间操,全面提升学生积极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树立为国争光、顽强拼搏、团结合作、吃苦耐劳的体育精神。通过“武术进校园”工作,形成了梯队层次科学的体育后备人才队伍,持续提升了学校体育和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水平。


体育文化特色彰显

十年来,红桥区不断挖掘丰富体育文化内涵,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在普及群众体育活动,加快体教融合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作用,积极开展线上赛事活动,开辟武术交流的新途径,2020年成功举办“红桥杯”大运河传统武术网络视频展示活动,宣传红桥武术之乡和运河武术文化,进一步提升红桥体育IP知名度,擦亮红桥“武术之乡”特色名片。

十年来,红桥区着力加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深挖优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和特质,推进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传承。“回族重刀武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天津红桥武术节被列为天津市“一区一品”项目。为了更多的保留住传统武术文化,红桥区体育局、红桥区档案馆、红桥区武术协会,共同开展“红桥武术口述史”收集整理工作,从社会科学角度深层次解读红桥武术的丰富内涵和文化魅力,为武术传承、发展及保护作出贡献。

感恩奋进新时代,昂首阔步新征程。未来,红桥体育人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勇担使命、砥砺前行,为全力推进现代化体育强市建设贡献红桥力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