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畔天津卫,体育非遗荟萃。为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展现天津体育非遗文化和传统体育项目文化,12月18日,“体育非遗看天津——天津体育非遗及民族传统体育展”在天津市体育博物馆开展。
展览开幕式上,天津的国家级体育非遗项目无极拳、穆氏花毽、李氏太极拳、拦手门进行了精彩的展示。无极拳传承人高铁静讲解了无极拳动作要领,西康路小学师生和天津商务职业学院非遗工坊学生对无极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上台进行学习演练。通过展演激发了体育非遗活力,让体育非遗活起来、火起来。
天津作为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近代体育重要发源地之一,更是北方体育类非遗的一座重镇。天津涌现出霍元甲、韩慕侠等武术大师。目前,天津市体育局组织完成了7项天津的国家级体育非遗传承人口述历史采集,包括回族重刀武术、拦手门武术、李氏太极拳、无极拳、大六分村登杆、永良飞叉和穆氏花毽。“体育非遗看天津”展览以体育非遗口述历史为基础,重点展出了这7项国家级体育非遗项目和部分市级体育非遗项目的实物、图文,带领观众深入了解天津体育非遗的魅力。
天津民族体育丰富多彩,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1953年,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民园体育场举办。2024年,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海南省三亚市举办,弘扬各民族共同参与、共同传承、共同发展的民族体育精神。天津的回族重刀、花毽、飞叉等多次获得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此次展览展出了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画册、秩序册和裁判员聘书等珍贵的民族体育资料。
展览共展出100多件珍贵的体育藏品,包括第一届全运会上,天津武术和中国式摔跤荣获的第一名奖杯,拦手门师承谱、无极拳谱等。重刀、柳叶单刀、拦手门双刺钺等“十八般兵器”更让观众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器械有了更形象的认识。
代表了千百年来奋斗精神和创新智慧的天津体育非遗和民族传统体育,记录着地方文明的演进,涤荡着深厚的家国情怀。此次展览将传统体育非遗与口述历史结合,守护好传统体育项目的历史积淀,为体育非遗传承注入新活力,进一步提升了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力。
展览由天津市体育局主办,市体育博物馆承办,市非遗产保护协会和天津体育学院体育口述历史研究中心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