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天津市暑期篮球训练营120名青少年学员分两批次走进天津市体育博物馆,开启研学活动。作为天津体育文化地标,博物馆通过沉浸式历史课堂与互动体验,深化青少年对本土体育文化的认同,助力体教融合实践落地。
在专题展厅“天津与奥运”中,学员们跟随讲解员系统梳理了中国篮球的发展脉络,触摸中国篮球的“津门基因”。当了解到1895年篮球运动从天津登陆中国、天津举办了中国首场正式篮球比赛时,学员们纷纷驻足凝视历史影像与实物展品。展厅内陈列的董守义《最新篮球术》、“南开五虎”传奇事迹,中国首座室内篮球场的照片,它们生动诠释了天津作为“中国篮球摇篮”的深厚底蕴。来自训练营的学员感慨:“原来家门口的这片土地,曾点燃中国篮球的星星之火!”
本次活动深度融合思想教育与文化传承。结合天津奥运冠军的个人事迹讲述“奥运三问”的历史回响;在“海河回响—女排精神展”区域,学员们通过参观实物藏品重温天津女排“十六冠”的辉煌征程,深刻理解体育与国家命运的紧密联系。
天津市体育博物馆始终践行“教育是博物馆灵魂”的理念,近年来持续优化青少年研学体系。本次篮球主题研学通过“历史溯源+精神浸润”的模式,将静态史料转化为动态育人场景,既丰富了暑期青少年文化生活,更强化了青少年文化自信与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