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津门体育 > 体育文化 > 体育文化工作
【奔跑天津•天马回眸】1985天津马拉松:实现比赛质量的飞跃

来源: 天津体育文化发展中心

发布时间: 2025-10-15

1985年10月27日上午8时30分,第四届天津“飞凤杯”国际马拉松人民友谊之跑在薄云遮日的理想天气中启幕。13摄氏度的适宜气温,300多名中外选手在3辆摩托车和载着多功能电子计时器的汽车引导下,从民园体育场涌出,开始了42.195公里的角逐。

上图为1985年天津马拉松比赛

本届赛事特邀30多位国内外马拉松好手参赛,竞技水平创下历届新高。22岁的内蒙古运动员林凤山凭借充沛体力和合理战术,以2小时21分50秒的成绩夺得男子冠军。丹麦选手贾各布森以2小时37分32秒的优异成绩摘取女子组桂冠,她毫无倦意地第13个冲过终点,把诸多男运动员甩在身后,展现了出色的竞技状态。

比赛过程扣人心弦。前5公里,香港选手于凯红一马当先,天津赵子良、刘庆、何颖、王维庆,辽宁孙波、朱英勇,内蒙古林凤山等十几人形成第一集团。

32公里饮水站处,林凤山趁辽宁选手任洪远喝水之际猛然加速,最终以领先第二名一千多米的绝对优势夺冠。

本届赛事吸引了来自香港、菲律宾、丹麦、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选手参与。马拉松赛进行的同时,还举行了有800多人参加的10公里比赛。

丹麦著名女选手贾各布森、詹森和美国运动员巴奇夫妇等国际选手的参与,为赛事增添了更多国际色彩。

上图为1985年天津马拉松奖杯之一

本届赛事以“飞凤杯”冠名,由香港飞凤有限公司和飞凤影视公司参与支持,是天津马拉松赛商业化运作的重要尝试。

天津长跑运动根基深厚,据《人民日报》报道,当时全市常年坚持长跑者达5、6万人,群众自发组成6支业余长跑队。本届赛事沿途聚集了10多万观众,他们举着标语、摇动彩旗,不断为选手加油助威,营造了热烈的比赛氛围。

1985年天津马拉松的赛事水平、组织规格和商业运作等方面都实现了重要突破。获得本届比赛男子前六名和女子前三名的成绩都大大超过了历届纪录。外国选手赛后纷纷表示“希望年年在海河边参加这种有意义的比赛”,印证了赛事国际影响力的显著提升。

这条经体院北居民区,穿八里台立交桥,过复康路,奔红旗路的赛道,见证了天津马拉松向高水平赛事迈进的坚实步伐,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期预告:在下一篇文章中,我们将回顾1986年天津马拉松比赛,见证赛事在国际化道路上继续前行,为未来的“NEC杯”时代做好充分准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