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全运会已于9月27日在陕西省西安市胜利闭幕。津门健儿继东京奥运会取得3金1铜的优异成绩后,在全运赛场上继续奋力拼搏,再创佳绩,充分展现出天津运动员昂扬向上的时代风貌,取得了竞技成绩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
本次全运周期我市共有825名运动员进行备战训练,475名运动员取得26个大项143个小项的决赛资格,这是除天津全运会外,我市全运会出组人数最多的一届全运会。在全运会上,天津体育代表团在竞技体育项目比赛中取得了18枚金牌、10枚银牌、16枚铜牌的成绩,金牌总数创市外全运会最好成绩,实现了天津竞技体育的新突破、新增长、新跨越。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和良好的道德风尚,赛出了天津精神、天津风格、天津水平,为天津争得了荣誉。
本届全运会上,天津体育代表团在传统优势项目上表现依然强劲。天津女排第四次获得了全运会金牌,为排球之城增添了光彩。比赛中,天津女排表现出勇往直前、永不服输、奋勇拼搏的城市精神,特别是和江苏女排的决赛,打出了士气与风采,让所有观看比赛的球迷无不为女排姑娘们感到自豪和振奋。在设有5枚金牌的网球项目上,天津运动员取得了4 枚金牌、2 枚银牌和1枚铜牌的骄人战绩。自行车和击剑项目以前也是届届有金牌,这一次更是共拿到4枚金牌。击剑运动员邵雅琦勇夺双金,男子公路自行车选手张长晟冒雨奋战,拼到最后,感动了现场的很多人。
本届全运会,天津体育代表团还取得了多项历史性突破。男女混合射箭项目最后决一箭战胜奥运组合拿到金牌;刘帅获得空手道比赛冠军;左菊在跆拳道比赛获得冠军;王长浩、唐浩洋、董洁、梅笑寒等人在游泳大项中均取得优异成绩,同时,男女双人跳水也都突破了历史最好成绩。李晶晶、王珊珊、李红则分别随奥运联合队夺得赛艇女子8人单桨有舵手、女足、女子曲棍球金牌。
本届全运会,天津体育代表团派出了一个老中青结合的阵容,比赛中,多位老将表现神勇,发挥了带头作用。多次出征全运会的35岁老将李喆,同时参加三个项目,最后几天更是连续出场,最后靠着顽强的意志拿下了2枚金牌和1枚银牌,为年轻队员树立了榜样。足球名将王珊珊,代表国家队多次出征重要的比赛,这次从东京奥运会回来隔离之后,马上投入到十四运的比赛中,发挥了老将定盘星作用,帮助奥运联合队取得冠军,也为天津奉献了一枚宝贵的金牌。
老将坚守的同时,新人也不断涌现。19岁的王长浩获得了男子100米蝶泳的冠军,16岁的唐浩洋获得了马拉松游泳男子10公里的亚军,高尔夫项目的丁文一、殷小雯等人也只有十几岁。跆拳道运动员左菊,之前一直在国家队训练,回到天津代表团以后,在全运赛场上拼到了最后,最终夺得一枚宝贵的金牌。曲棍球选手李红,作为联合队主力,同样为球队夺冠立下汗马功劳。
获得了金牌的是英雄,那些没有获得金牌付出努力的小将也是可圈可点的:在吕小军因伤退出男子举重81公斤级的角逐后,另一位“00后”小将刘焕华挺身而出,凭借超越自身2021年度最佳成绩的重量摘得该项目铜牌。跳水男子双人十米台比赛中,天津组合黄子淦、杨凌表现出色夺得银牌,这也是天津男子跳水在全运会历史上的第一枚奖牌。
由老中青三代运动员构成的天津体育代表团,朝气蓬勃,富有活力,为天津征战不畏艰险,努力拼搏,展现出了为天津荣誉而战的信心和决心。
同时,天津代表团始终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把从严要求贯穿始终,严格落实疫情防护要求隔离措施,全运会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工作成效显著,天津代表团获得了“体育道德风尚奖”,取得竞技成绩、精神文明和健康防护“三丰收”,向全市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总结本次全运会参赛的成功经验,主要体现在八个方面:一是加强领导,注重顶层设计;二是重点突出,注重交流合作;三是目标明确,注重激励机制;四是提升实力,注重科学训练;五是保障有力,注重体医结合;六是坚定信念,注重思想教育;七是严格管理,注重疫情防控;八是严肃纪律,注重正风肃纪。
随着第十四届全运会的结束,天津体育即将迎来巴黎奥运会的比赛周期,也面临着下届全运会的艰巨任务。全市体育系统将以十四运会和东京奥运会取得的成绩为新起点,精心落实“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提高我市竞技体育的管理水平和整体实力,努力推动全市体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天津体育工作者要站在新的起点上,再接再厉、奋发有为、顽强拼搏,以先进为榜样,以崭新的工作面貌和奋发向上的昂扬斗志,把天津全运精神转化为天津体育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为加快我市体育事业发展、建设体育强市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努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建设中再立新功。
第14届全运会天津代表团金牌榜(图)
1. 天津女排 排球女子成年组
2. 李喆 高鑫 网球男子双打
3. 徐一璠 杨钊煊(北京) 网球女子双打
4. 李喆 网球男子单打
5. 张春鸿 龙晓清 射箭混合反曲弓团体
6. 王蔷 网球女子单打
7. 刘帅 空手道男子75公斤以上级
8. 梅笑寒 女子水球(联合队)
9. 董洁 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联合队)
10. 李晶晶 赛艇女子八人单桨有舵手(联合队)
11. 左菊 跆拳道女子49公斤以下级
12. 李红 女子曲棍球(联合队)
13. 薛铭 公路自行车男子个人计时赛
14. 王长浩 男子100米蝶泳
15. 王珊珊 足球女子成年组(联合队)
16. 张长晟 公路自行车男子个人赛
17. 邵雅琦 女子佩剑个人及团体(联合队)
克服困难多管齐下 反兴奋剂工作结硕果
第十四届全运会,我市体育健儿在金牌总数实现新突破、新增长、新跨越的同时,反兴奋剂工作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各运动员管理单位克服困难,做足功课,确保了十四运反兴奋剂问题“零出现”。
本届全运会反兴奋剂工作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以下几项工作。一是以建立健全制度建设为抓手,落实主体责任,确保各项反兴奋剂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二是反兴奋剂管理工作层层落实到人,形成网格化管理,明确各层级反兴奋剂工作职责,加强管理和风险防控能力。三是以兴奋剂风险防控体系建立为手段,开展反兴奋剂检查督导工作。四是多维度加强兴奋剂风险防控,重点加大十四运兴奋剂风险点排查,备战期间总计实施检查260例。由反兴奋剂工作领导小组对存在风险点的相关单位及时开展谈话。五是严格执行兴奋剂检查,增加威慑力及兴奋剂风险排查力度。六是强化日常反兴奋剂教育,严格做好十四运反兴奋剂教育准入工作,积极落实强化反兴奋剂业务培训,组织所有参赛单位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全覆盖、多轮次、常态化的反兴奋剂教育,共进行了44场线下反兴奋剂教育活动,参加人数共计1247人。引导运动员树立积极正确的比赛观和胜负观,有效提升运动员的自律能力和防范意识,保护运动员的身心健康,维护和弘扬公平竞赛的体育道德与精神。
在新的训练和备战周期,各运动员管理单位更要认真把握反兴奋剂工作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深入推进反兴奋剂工作综合治理和长效机制建设,为加快推进新时代体育强市建设奠定扎实的基础。
勠力同心 造就津彩时刻
网球运动管理中心董岳森:本届全运会网球项目的比赛,天津网球队肩负着为天津体育争创佳绩的重任。为此,天津网球中心一直将备战工作视为重中之重,并确定了工作思路,即:储备精良、准备有序、摆正心态、放手一搏!同时要求全员做到:赛前有准备、赛间有统计、赛后有总结。本届全运会,由于疫情防控的要求,很多方面都和过去不同。特别是刚刚结束了东京奥运会比赛任务的女网队员,回国后面临着长达21天的隔离。长时间的封闭环境,很容易让队员们产生情绪波动,没有教练没有陪打必将影响到全运会备战的效果。这种情况下,中心积极开拓思路,多方协调,各部门积极配合,努力将疫情封闭带来的不利影响转变为了系统备战的有利因素。
自行车击剑运动管理中心陈华:成绩的背后,是运动员、教练员的不懈努力,是中心班子团结一心攻坚克难,是中心全体人员深刻贯彻落实党建工作引领业务工作的效果体现。面对击剑项目运动成绩的严重滑坡,党总支推动,击剑队党支部开展了“扬眉剑出鞘,齐心向前冲”党建活动,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击剑队从管理到训练氛围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行车队一年至少有八、九个月在外地训练,教练员不能回家照顾年迈的父母、生病的爱人、襁褓中的孩子,但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无私的付出和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才有了今天天津自行车队公路组的辉煌战绩。
冬季和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张仲权:原定于在陕西奥体中心体育馆举行的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击剑项目比赛,受疫情封闭隔离和场地、时间的影响,临时改在天津举办。相比于四年的筹备工作,要在严格的疫情防控下,用不足一个月的时间里来完成,困难可想而知。但在体育局党组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与自行车击剑运动管理中心通力合作,从筹办到比赛结束,仅仅用了36天的时间胜利、圆满、高质量地完成了赛事承办任务。
综合保障中心杨智:综保中心担负着天津备战全运会大部分运动员、教练员的服务保障任务,肩负着参加开幕式团部工作人员及“双先”代表集体、个人的疫情防控封闭任务。在局领导亲自部署、正确领导下,综保中心圆满完成各项服务保障任务,得到了局领导和其他委办局同志的肯定和表扬,同时得到了各中心的充分认可,获得了“金牌保障 冠军标准”、“细致贴心助健儿 尽职尽责不怕苦 ”、“ 托举金花绽放 竭诚服务保障”等赞许。
天津射箭队主教练万兴化:天津射箭队是一支建队时间较晚的队伍,相比于国内其他几支强队整体实力还有很大差距,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主要依靠“落实、夯实、务实、踏实”这8个字的具体执行、严格要求、认真管理。在备战中、在比赛时,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冠军为目标、坚持天津射箭队训练理念自信、技术自信。针对比赛中可能遇到强手的困难有备而练,临近决赛期间,打破常规训练理论,赛前不但不减量、不调整,反而制定了量与强度同时上的周训练计划,最终取得了理想的成绩。
天津自行车队公路组教练员张建立:公路自行车训练持续时间长,骑行距离远,最后比拼的就是意志品质,锤炼的就是健全人格。训练中运动员不知摔了多少次,淌了多少汗,流了多少血。汗水流到伤口与血水混合那种疼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深有体会,但我们的运动员已经习以为常,靠着顽强的意志品质和战斗力一次次与伤病作斗争。在训练中我们始终秉持着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的科学训练态度,认真对待每一次训练课。在一次次困难险阻面前,我们迎难而上,最终走到了今天。
天津游泳队教练员田斌:本次全运会周期起步阶段,天津游泳队遇到了一些困难,队伍呈现出青黄不接的状态。于是,在备战中,我们重新整合布局,根据全国水平强弱势项目以及人员年龄层次,结合现有人员情况找到了突破口,确定了以王长浩短距离自由泳、蝶泳,唐浩洋长距离自由泳为主要突破目标,中距离蝶泳混合泳为第二重点突破目标的训练方向。本次天津体育代表团在游泳项目的出色发挥,还得益于“澎湃计划”的实施。这个计划实施的几年时间里,所选拔出来的许多孩子都在全国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为天津游泳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天津网球队运动员李喆:因为疫情原因,本届全运会的整体备战周期长,备战期间缺少国内外比赛实战的机会,也给我们在及时了解对手情况上造成了不小的难度。中心领导和教练组以身作则和运动员们一起观看近期的比赛技术录像分析对手,同时制定周密的备战计划。在备战期间教练组根据比赛可能遇到的情况,模仿比赛,精心设计,从细微处入手,在训练难度、强度和实战中下功夫,真正诠释了“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也让我在比赛中受益匪浅。
天津女排队长姚迪:备战期间,我们的训练量非常大,下午的正课要练到5个小时以上,每天出馆都是晚上8点了,吃饭洗澡后,紧接着就是录像学习和治疗。但是,没有一个人喊累,也没有人抱怨。我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就是站上最高的领奖台。我始终坚信,一支优秀的球队是靠大家来创造的。集体项目没有单独的英雄,每一个人在每一个位置上都发挥着自己的作用,这才是集体项目的魅力所在。很幸运,我们齐心协力,站上了最高领奖台。
天津体育学院刘世军:自从2014年4月30日,天津市体育局与天津体育学院签订共建协议,开展体教融合以来,经过十三运周期的不断探索,我校高水平运动队取得骄人成绩,为天津市体育发展探索出了一条科学研究型与科学训练型的道路,同时也为高校的体育学科建设与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创造了很好的研究平台。十四运新周期,我校作为天津市优秀运动人才的培养基地,着眼于奥运战略,提高大学生运动员的竞技水平,进一步探索推行体教融合政策,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体育人才,丰富学校办学理念、营造良好的学校体育文化氛围、推动社会体育活动的开展。
霍元甲文武学校郎荣标:2018年天津市体育局成立了天津空手道专业队,并在天津市体育局大力倡导、协调下,在西青区政府大力支持下,于2019年,由天津市体育局和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共同签署了“天津市空手道项目市队区办”协议书,由学校承担训练、管理任务。西青区政府每年拿出一定资金,补充空手道队训练经费,开辟了天津市专业队联合办队的新模式。市队区办能够发挥多方力量调动多方工作积极因素,得到多方关心支持,也使各方有了工作压力,促进项目水平不断提高,并最终获得良好的成绩,这也为其他 项目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和方向。
团泊豪迈(天津)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张旭:2018年5月,在天津市体育局和天津市小球运动管理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团泊豪迈体育公司正式成为天津高尔夫球队的共建合作单位。过去3年多的时间里,从男女队重新组建开始,团泊豪迈体育公司积极配合天津市体育局和小球运动管理中心,负责天津高尔夫球队参加国内重要比赛以及日常训练的各类保障工作。公司始终遵循高尔夫球运动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发展方式,通过以赛代练的科学模式,让更多的天津本土年轻选手可以在家门口参加高水平比赛,最终为天津高尔夫球队选拔和输送优秀的青少年后备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