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城市健身步道规划建设的建议”提案收悉,经会同市发改委、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等相关部门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我局和市发改委、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等单位一直高度重视并着力城市健身步道规划建设工作。在这些方面,近年来已开展的主要工作情况及下一步工作安排如下:
在城区层面,2017年按照市政府要求,发挥郊野公园生态、休闲功能,更好的服务市民,强化郊野公园与外环线和中心城区城市公园的联系,原市规划局编制了郊野公园绿道联通方案,通过外环线外环内绿带、外环绿带、郊野绿环设置慢性绿道,联通环外16个郊野公园和外环线沿线规划的11个城市公园,绿道规划总长度近500公里,其中最受市民欢迎的外环绿带绿道近87公里。外环绿带平均8-10公里设置1处生态驿站,郊野公园生态环线平均10公里设置1处郊野游憩服务站,提升绿道使用功能。市体育局还将发展体育产业与旅游、休闲项目相融合,加大资金投入,会同蓟州区委、区政府,精心选址,按照“一村一品,一条一特色”的建设理念和再生性利用自然资源的原则,科学组织施工,截止2019年底,先后在9个乡镇、47个自然村,建成51条登山步道,总长96.08公里。
在中心城区层面,有关部门正规划将废弃的铁路及河道规划为绿道公园,总长度约45.7公里,通过河道串联外环线绿带以及沿外环线规划建设的11个公园,形成我市中心城区“两环四射”的规划生态绿道格局。规划绿道公园顺时针贯穿河东区、河西区、南开区、西青区、红桥区、河北区、东丽区,绿道建成后可为周边69个成熟社区,84万城市居民,提供社区活动场所和配套设施,让老百姓开门能活动,生活享便利。2019年,规划建设了河西区城市绿道公园示范段(解放南路至卫津南路),长度3.9公里。结合场地铁路文化元素,建设铁轨步道长约1.7公里,由铁轨步道和滨水慢跑道组成城市慢行系统。将城市公园景观、健身设施和废弃铁路工业遗存巧妙结合起来,在百姓家门口建成“环城体育公园”,向周边社区辐射。公园配建了适合群众健身需求和特点的健身设施,极大满足群众就近健身锻炼的需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深受群众欢迎。
截至2018年底,全市共建成健身步道260条,总长度达到753.77公里。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全民健身行动,结合体育强市目标任务,围绕“健康天津行动”,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依据建设规划,科学规划和统筹建设健身步道等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既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又能体现自然和人文环境;既具有良好的可达性和便捷性,又合理利用现有道路资源条件的健身步道,努力为群众打造使用方便、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散步健身设施。
2020年4月2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天津市体育局,022 23302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