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大行政决策
市体育局关于征求《天津市“排球之城”建设实施意见》修改意见的公告

来源: 市体育局训练竞赛处

发布时间: 2021-03-15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会见中国女排代表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新时代女排精神,按照《中共天津市委关于制定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及《2021年天津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体育工作的要求,进一步筑牢我市排球运动发展的基础,持续提升排球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将排球运动打造成我市的特色和亮点,充分发挥排球运动在推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市体育局认真开展调研,研究制定了《天津市“排球之城”建设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根据《天津市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相关要求,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建议,征求意见时间为2021年3月15日至2021年3月23日。此期间,如有意见建议,请以书面形式向天津市体育局提出,材料须签署真实姓名,并注明本人的工作单位、通讯地址和联系电话。不符合程序和要求的意见建议,不予受理。

联系地址:天津市和平区成都道118号

联 系 人:刘凤杰,电话:022-23314301

附件:《天津市“排球之城”建设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

天津市体育局训练竞赛处

2021年3月1日



附件

天津市“排球之城”建设实施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会见中国女排代表讲话精神,大力弘扬“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为内涵的女排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抓好竞技、校园、职工、大众排球“四大群体”,建好竞赛、产业、文化“三个体系”,做好组织、人才、政策“三重保障”,筑牢我市排球运动发展的制度基础、人才基础、设施基础、社会基础,持续提升排球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将排球运动打造为城市发展的特色和亮点。

(二)发展目标

1.近期目标(2021—2025年)

努力实现天津排球运动特色强、基础牢、覆盖广的发展目标。天津女子排球项目竞技水平保持国内领先,男子排球项目进入国内先进行列,排球职业俱乐部管理水平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构建国内一流排球青训体系,各区力争达到30%的中小学成立排球学校代表队,全市建成排球特色学校不少于50所。建成竞技、校园、职工、大众排球赛事体系,经常参与排球项目青少年人数达到30万人。积极承办国际一流排球赛事,中国排球超级联赛天津主场赛事关注度不断提升,创办自主品牌国际赛事。排球产业格局基本形成,与文化、旅游、商业等产业融合发展,为天津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做出积极贡献。大力弘扬新时代女排精神,打造特色鲜明的排球文化。新建、配套完善室内外排球场地200块。排球项目“管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基本达到现代化。

2.远期目标(2026—2030年)

形成市民积极参与、公共服务完善、市场资源有效配置的现代化排球事业发展治理体系,将天津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排球名城。女子排球项目国际领先,男子排球项目国内领先,排球职业俱乐部综合实力国际领先。拥有自主品牌国际赛事,排球主场文化具有广泛影响力。天津特色青训体系构建完成,后备人才储备充足,全市建成排球特色学校不少于100所。竞技、校园、职工、大众排球赛事体系有效运行,经常参与排球项目青少年人数突破50万人。排球产业规模和发展质量处于全国前列,与文化、旅游、商业等融合发展,为天津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做出积极贡献。大力弘扬新时代女排精神,推出一批以排球运动为主题的文化活动和文学作品。全市向公众开放的排球场地超过500块。

二、主要任务

(一)筑牢女排领先地位,全面提升天津排球竞技水平。

1.打造国际一流排球俱乐部。以国际一流排球俱乐部为目标,加快俱乐部职业化建设,将天津女排俱乐部打造成为拥有独立主场,具备高水平场馆运营、赛事组织、俱乐部管理、人才梯队建设等综合功能的、职业经理人运营的知名体育企业。积极承办女排亚俱杯和世俱杯比赛,保持天津女排在亚洲排球俱乐部中的领先地位,具备与世界一流俱乐部竞争的实力。(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市民政局,排名首位单位为牵头责任单位,下同)

2.全面提升天津排球各专业队竞技水平,按照奥运会、全运会项目设置进行布局。继续巩固女子排球项目优势,竞技水平保持国内领先,为国家队不断输送高水平人才。快速提升男子排球、沙滩排球项目水平,男子排球项目近期目标进入国内先进行列,沙滩排球夯实发展基础,成为有竞争力的潜优势项目。女子、男子、沙滩排球各青年队立足项目发展目标,储备充足的优秀后备人才,为实现竞技目标提供人才支撑。(责任单位:市体育局)

3.建立健全高水平后备人才四级梯队。在全市范围内均衡设置女排、男排、沙排项目的后备人才梯队,支持设立市级U13(小学9-12岁)、U16(初中13-15岁)、U19(高中16-18岁)、U23(19-22岁)四级后备人才梯队。加大力度支持天津市体育运动学校排球班按照全运会项目设置做好高水平后备人才梯队建设,在构建全国一流排球青训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市教委)

(二)深化体教融合,推动校园排球运动普及和发展。

4.积极开展排球进校园活动。培养中小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支持大中小学成立排球兴趣小组、社团和青少年排球俱乐部,鼓励中小学成立学校排球代表队。(责任单位:市教委、市体育局,各区人民政府)

5.强化中小学排球特色学校建设。市教委、市体育局研究制定有排球特长学生的评价机制。建设好天津市第一中学等排球特色学校,鼓励、支持天津南开中学创建排球特色学校。各区建立健全“一条龙”人才体系,保障校园排球运动队连贯有序发展。2021年,在条件成熟的滨海新区、和平、河西、南开、津南、红桥等区中小学校率先建立排球特色学校,各选2-3所小学和1-2所中学(含初中、高中)建设特色学校。2022年,在全市各区加大建立排球特色学校力度,积极建立排球特色高中。天津市中学生代表队在全国中学排球比赛中进入先进行列。(责任单位:市教委、市体育局,各区人民政府)

6.打造高校高水平排球运动队。逐步提高普通高中排球项目本市生源招生比例。支持南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理工大学等高校设立排球高水平运动队,并逐步加大招生力度。鼓励天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创建排球高水平运动队,建立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进入市专业队的选拔机制。天津市高校代表队在全国大学生排球比赛中进入先进行列。(责任单位:市教委、市体育局、各高校)

(三)市民广泛参与,营造“排球之城”良好氛围。

7.深入开展职工排球活动。积极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优势,推动职工排球和气排球发展。鼓励各行业、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组建或联合组建排球队、气排球队,积极参加天津市职工排球、气排球赛事等活动。(责任单位: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

8.广泛开展大众排球活动。健全市区两级排球运动协会组织网络,2021年各区全部成立区级排球运动协会。在社区、商圈、公园等群众身边的活动场所广泛开展各类大众排球赛事活动,每年7—8月开展“天津市大众排球欢乐季”活动。(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市城市管理委、市商务局,各区人民政府)

(四)打造排球竞赛体系,引导排球项目发展。

9.积极组织排球品牌赛事。积极承办国际一流赛事,办好中国排球超级联赛天津主场比赛。吸引社会资本,打造“一带一路”国际排球邀请赛特色品牌赛事。建立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级校园排球联赛体系,利用课余时间组织校内比赛,周末组织校际比赛,假期组织跨区域比赛。市体育局、市教委联合举办天津市青少年、中小学相关排球赛事。举办天津市排球联赛,鼓励支持各类社会主体举办各级各类比赛,建立全面丰富的赛事活动体系。(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市教委、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

(五)构建排球产业体系,促进排球事业发展。

10.加快排球产业开发。以排球专业服装、排球器材为重点产品,培育一批拥有较强实力的排球制造业企业。积极支持市场主体在赛事服务、粉丝经济、技能培训、青训体系、球员经纪等方面创新发展,开发和培育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排球产业。探索排球产业与文化、旅游、商业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构建全方位、全过程排球产业链,有效提升排球产业收益率和吸引力。(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

11.打造排球主题体育商业综合体。以天津体育馆为基础,打造以排球运动为主题,集主场文化、专业训练、竞赛表演、展会论坛、文化展览、全民健身、休闲娱乐、影视拍摄、产品发布为一体的体育商业综合体,创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特色和亮点。在排球发展领先的行政区率先建设“排球之城示范区”。(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体育局、各区人民政府)

(六)加强排球文化交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2.加强排球文化建设。利用文学、影视、展览等文化载体,大力弘扬新时代女排精神,凝聚团结奋斗、顽强拼搏的强大势能。发挥体育名人示范引领作用,组织运动队和体育明星开展公益活动,广泛传播排球文化,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动提升市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体育局、市文化和旅游局)

13.积极推动排球国际和港澳台交流。发挥天津女排城市名片作用,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体育交流,打造“一带一路”国际排球邀请赛特色品牌赛事。鼓励各类主体举办形式多样的国际排球交流活动,推动排球项目与港澳台地区交流互访。(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市外办、市委台办)

(七)完善培养模式,推进排球人才队伍建设。

14.加大引进排球人才支持力度。根据《关于引进优秀体育人才管理办法》,加大引进培育排球高水平教练员、运动员和优秀后备人才力度,加强引进人才落户、入编入岗、学历教育、职称评定、退役安置等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市人社局、市公安局、市教委)

15.加大排球裁判员、教练员、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在排球专业队、市体校、青少年排球训练基地设立合理的排球教练员岗位,在特色排球学校设立专(兼)职排球教练员岗位。落实聘用优秀退役排球运动员为体育教师或教练员制度。市体育局负责对全市排球教练员岗位设置进行指导。市体育局、市教委联合对所属高校排球高水平运动队、特色排球学校的教练员或体育教师岗位设置进行指导。加大中小学教师排球技能培训,每年培训体育教师不少于500人次。大力引进国内外高水平教练员。加大力度做好排球裁判员队伍建设。由中国排球学院牵头,对全市排球教练员、教师组织定期岗位技能培训。天津市排球运动协会做好排球项目从业人员的全方位管理。(责任单位:市教委、市人社局、市体育局、各区人民政府)

16.巩固和发展连贯式排球竞技人才培养模式。将天津体育学院、天津体育职业学院打造成为排球运动员的学历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的培育基地。支持天津体育学院利用中国排球学院的优势,为排球高水平运动员建立健全中专、本科、研究生(硕士、博士)教育培养模式。支持天津体育学院、天津体育职业学院开设排球专项,与天津市排球运动协会共同培养排球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同时为社会组织输送排球教练员。在条件具备的行政区建立区级排球分校。(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市教委)

17.支持中国排球学院建设排球教育和科研阵地。大力弘扬新时代女排精神,加快中国排球学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积极探索体教融合新模式,着力培养优秀排球人才,努力构建本硕博贯通、校内外一体、开放多元的排球人才培养新模式。以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体育师资、科研人员、管理人员、职业经理人等排球从业人员为主体,积极开展各类培训活动,完善排球终身教育体系。加强中国排球学院科技平台建设,努力打造排球科技创新示范区。(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市教委)

(八)增加排球场地设施数量,满足人民多元化需求。

18.扩大排球场地社会供给。积极推动排球场地建设纳入天津市民心工程。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优先安排建设多功能排球运动场、小型排球场等健身设施,在体育公园中增加排球场地设施,全市排球场地达到每万人至少0.5块标准,其中室内排球场地数量占比50%以上。改造复康路原体工大队西三馆,建设“天津市排球训练中心”。推进学校排球场地向社会开放,提高利用率。支持学校排球场地委托社会机构运营。制定并向社会公布面向公众开放的排球场地目录或指南。(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市教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资源局、市财政局、市城市管理委,各区人民政府、)

三、加强组织保障

(一)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建立由市政府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市级“排球之城”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办公室设在市体育局,原则上每半年召开一次,研究解决问题,重大事项按程序报市政府决定。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研究制定“排球之城”建设的具体政策措施,推动重点任务落实。各区建立健全领导推进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逐项抓好任务落实,努力形成特色经验。

(二)健全支撑保障体系。市体育局按照相关规定,统筹利用体育彩票公益金等渠道支持“排球之城”建设,争取社会资本支持,给予获得全国年度最高水平比赛冠军的天津男女排俱乐部不少于300万元奖励。体育、教育等部门在安排相关经费时应当对排球发展给予倾斜。积极利用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支持职业排球俱乐部发展。鼓励支持社会资本与排球职业俱乐部的商业合作。鼓励企业、社会资本单独或合作设立排球发展基金。(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市财政局、市教委,各区人民政府)

(三)加大宣传督导力度。市级媒体将建设“排球之城”列入年度宣传计划,对重点工作给予报道支持。利用多种宣传媒介、采取多种宣传手段,加强典型宣传和舆论引导,营造建设“排球之城”的良好社会氛围。对政策执行、重点任务落实情况要定期评估,对执行不力的要严肃问责。(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政府办公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