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体育局关于印发《第六次天津市体育场地
普查数据公报》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铁道部、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的通知》,我市以2013年12月31日为标准时点,开展了第六次天津市体育场地普查。目前,天津市体育场地普查工作已顺利完成。现将《第六次天津市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印发,并向社会公布。
2015年2月4日
(联系人:韩友江;联系电话:23314863)
(此件主动公开)
数据公报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铁道部、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的通知》,我市以2013年12月31日为标准时点,开展了第六次天津市体育场地普查。普查对象为天津市(不含解放军系统、武警系统和铁路系统)各系统、各行业、各种所有制形式的各类体育场地。目前,天津市体育场地普查工作已顺利完成,现将此次普查数据公报如下:
一、天津体育场地总体状况
截止到2013年12月31日,天津市共有体育场地16233个,用地面积[1]4261.7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为310.24万平方米,场地面积[3]约为3118.70万平方米。以2013年底天津总人口1472.21万人[4]计算,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2.12平方米,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数量为11.02个,人均投入体育场地建设资金为1171.31元。
(一)各类型体育场地现状
根据此次普查,天津市82种主要体育场地[5]数量15526个,占总数的95.64%,场地面积2987.82万平米,占总面积的95.8%。其他类型体育场地数量707个,占4.36%,场地面积130.88万平米,占4.2%,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 1:体育场地类型分布情况
场地类型 |
场地数量(个) |
数量占比 |
场地面积 (万平方米) |
面积占比 |
82种主要场地类型 |
15526 |
95.64% |
2987.82 |
95.80% |
其他类体育场地 |
707 |
4.36% |
130.88 |
4.2% |
合 计 |
16233 |
100% |
3118.70 |
100% |
此外,天津市还有11类唯一性的体育场地,具体如表2所示:
表 2:天津唯一场地的公共体育场地类型
场地类型 |
场地数量(个) |
用地面积 (万平方米) |
建筑面积 (万平方米) |
场地面积 (万平方米) |
室内射箭场(专项) |
1 |
0.12 |
0.12 |
0.02 |
室内轮滑场 |
1 |
0 |
0.075 |
0.06 |
室外射箭场 |
1 |
0.1 |
0 |
0.1 |
汽车赛车场 |
1 |
0.99 |
0.00 |
0.73 |
自行车赛车场 |
1 |
0.90 |
0.39 |
0.78 |
自行车赛车馆 |
1 |
8.53 |
2.82 |
0.47 |
水上运动场 |
1 |
15.00 |
0.00 |
12.00 |
海上运动场 |
1 |
2.00 |
0.02 |
1.92 |
天然游泳场 |
1 |
25.00 |
0.01 |
3.42 |
航空运动机场 |
1 |
100.00 |
1.26 |
81.54 |
登山步道 |
1 |
0.48 |
0.00 |
0.45 |
合计 |
11 |
153.12 |
4.695 |
101.49 |
(二)各系统体育场地现状[6]
在天津现有的16233个体育场地中,体育系统有237个,占天津体育场地总数的1.46%;教育系统有4990个,占天津体育场地总数的30.74%,其中,高等院校有1234个,占天津体育场地总数的7.60%;中专中技有148个,占天津体育场地总数的0.91%;中小学有3542个,占天津体育场地总数的21.82%;其他教育系统单位有66个,占天津体育场地总数的0.41%;其他系统[7]有11006个,占天津体育场地总数的67.80%(见图1)。
图1:天津市各系统体育场地数量占总体育场地数量的百分比
在天津现有的体育场地(不含解放军系统、武警系统和铁路系统)中,隶属于“中央”的有312个,占总数的1.92%,隶属于“市”的有1409个,占总数的8.68%,隶属于“区县”的有4185个,占总数的25.78%,隶属于“街道/镇/乡”的有368个,占总数的2.27%,隶属于“居民/村民委员会”的有9105个,占总数的56.09%,隶属于“其他”的有854个,占总数的5.26%(见图2)。
图2:天津分隶属关系场地数量状况
室内体育设施分布情况(图3)。
图3:天津市分隶属关系室内外体育设施数量
在天津体育场地面积上,隶属于“区县”与“其他”的场地面积总计达到80.78%,其次为“市”与隶属于“居民/村民委员会”的场地面积分别为11.21 %与6.32%(见图4)。
图4:天津市分隶属关系体育场地面积比例
在天津市四种类型的体育场地管理单位中,“其他单位”拥有场地数量最多达到9478个,占总数的58.39%;其后依次是“事业单位”5277个,占32.51%;“企业”[8]1113,占6.86%;“行政机关”365个,占2.25%,见图5。
图5:天津市各类型单位管理的体育场地数量
在室内外体育设施的投入上,各单位发展情况不一(见图6)。
图6:天津市各类型单位室内外体育设施数量
此外,在天津市以企业类型登记注册的体育场地统计显示,目前在登记注册的1113个体育场地中,“私营企业”占27.67%,“有限责任公司”占27.31%, “国有企业”占21.29%, “股份有限公司”占11.05%; 其他类型企业共占12.67%,如图7所示。
图7:天津市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体育场地数量
可以看出,我国公共体育场地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发展。
从普查结果来看,天津市体育场地建设数量与规模在2001年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表3所示:
表 3:天津分阶段体育场地建设数量和规模状况
建成年份区间 |
场地数量(个) |
用地面积 (万平方米) |
建筑面积 (万平方米) |
场地面积 (万平方米) |
1970年以前 |
57 |
133.59 |
5.86 |
102.48 |
1971年-1975年 |
17 |
8.20 |
1.00 |
6.87 |
1976年-1985年 |
129 |
48.64 |
6.88 |
32.93 |
1986年-1990年 |
161 |
134.95 |
10.36 |
100.98 |
1991年-1995年 |
187 |
85.42 |
12.65 |
61.77 |
1996年-2000年 |
677 |
546.84 |
18.05 |
494.26 |
2001年-2005年 |
1849 |
856.41 |
74.54 |
663.82 |
2006年-2010年 |
6692 |
1511.86 |
96.40 |
1020.95 |
2011年-2013底 |
6464 |
935.86 |
84.51 |
634.63 |
合计 |
16233 |
4261.77 |
310.24 |
3118.70 |
可以看出,进入21世纪之后的13年间,天津体育场地占地面积增加了3304.13万平方米,在40多年的发展中占77.53%;场地面积增加了2319.40万平方米,在40多年的发展中占74.37%,天津市体育场地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1995 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发布后,国家体育总局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全民健身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天津体育场地的发展正是在这个时候起步,自2001年始,天津市体育场地建设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见图8)。
图8:天津市历年体育场地建设数量趋势图(单位:个)
随着国家体育系列政策的出台,在近15年中,天津的全民健身体育场地设施的数量和种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如图9所示:
图9:天津市历年体育场地场地面积(单位:平方米)
可以看出,在“十一五”期间天津体育场地设施经过奥运会等大型体育会事的开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体育场地设施数量、类型、档次、结构、分布区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群众体育健身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在天津市全部体育场地中,分布在城镇的体育场地个数为10421个,占总数的64.2%,场地面积2660.80万平方米,占总场地面积的85.32%,分布在乡村的体育场地个数为5812个,占总数的35.80%,场地面积457.9万平方米,占总场地 面积的14.68%,具体如表4所示。
表 4:天津市体育场地城乡分布情况
|
场地个数 (个) |
所占比例 |
场地面积 (万平米) |
所占比例 |
城镇 |
10421 |
64.20% |
2660.80 |
85.32% |
乡村 |
5812 |
35.80% |
457.90 |
14.68% |
合计 |
16233 |
100% |
3118.70 |
100% |
可以看出,天津市城镇的体育场地个数多于乡村的体育场地个数。同时,由于场地类型的不同,城镇体育场地的占地面积相对较大。
天津市现有体育场地多分布在乡镇/村内,共5296个,占全市体育场地总数的32.62%;其次主要分布在校园中,共4976个,占总数的30.6%;分布在居住小区/街道的体育场地共3440个,占总数的21.19%;分布在广场内的场地有1130个,占总数的6.96%;其他依次为机关企事业单位楼院600个,其他355个,公园211个,宾馆商场饭店118个,工矿109个,分布相对比较合理,如图10所示。
图10:天津市体育场地分布情况
2004年到2013年十年间,天津市体育场地建设取得了较大成绩,新建场地14110个,占天津市总场地个数87%。如表5所示:
表 5:天津市分场地类型体育场地投资状况
个数 |
个数百分比 | |
体育场、田径场、田径房(馆)和小运动场 |
676 |
4.79% |
体育馆 |
25 |
0.18% |
游泳馆(池)和跳水馆(池) |
92 |
0.65% |
大众室内运动场地 |
1226 |
8.69% |
大众室外运动场地 |
6178 |
43.78% |
赛车场(馆)和室外马术场 |
6 |
0.04% |
射击房(馆)和室外射击场 |
2 |
0.01% |
海上运动场和天然游泳场 |
2 |
0.01% |
滑雪场 |
7 |
0.05% |
高尔夫球场 |
16 |
0.11% |
攀岩场(馆)和攀冰馆 |
6 |
0.04% |
登山步道和城市健身步道 |
37 |
0.26% |
全民健身路径[9] |
5332 |
37.79% |
其他类体育场地 |
505 |
3.58% |
从不同类型场地的个数上看,近年来足球场、室外五人制足球场、室外七人制足球场、篮球场等大众室外运动场地发展较快,新建场地6178个,占总数的43.78%。
注释:
[1]:用地面积是指体育场地实际占有的土地面积,包括附属配套设施的占地面积,以及道路、停车场、绿化带等占地面积。因此,本次普查中的体育场地用地既包括《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规定的“体育用地”,也包括在非体育用地上建设体育场地所占用的土地面积,如普通中小学、宾馆、商场及饭店内的体育场地。
[2]:建筑面积是指体育场地用房及附属设施房屋的面积。
[3]:场地面积是指可供训练、比赛、健身活动的场地有效面积。场地除包括比赛规定的尺寸外,还包括必要的安全区、缓冲区、无障碍地带。
[4]:2013年末天津市总人口数据来自天津市统计局。
[5]:82种主要体育场地类型包括体育场、田径场、田径房(馆)、小运动场、体育馆、游泳馆、跳水馆、室外游泳池、室外跳水池、综合房(馆)、篮球房(馆)、排球房(馆)、手球房(馆)、体操房(馆)、羽毛球房(馆)、乒乓球房(馆)、武术房(馆)、摔跤柔道拳击跆拳道空手道房(馆)、举重房(馆)、击剑房(馆)、健身房(馆)、棋牌房(室)、保龄球房(馆)、台球房(馆)、沙狐球房(馆)、室内五人制足球场、网球房(馆)、室内曲棍球场、室内射箭场、室内马术场、室内冰球场、室内速滑场、室内冰壶场、室内轮滑场、壁球馆、门球房(馆)、足球场、室外五人制足球场、室外七人制足球场、篮球场、三人制篮球场、排球场、沙滩排球场、室外手球场、沙滩手球场、橄榄球场、室外网球场、室外曲棍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棒垒球场、室外射箭场、室外轮滑场、板球场、木球场、地掷球场、室外门球场、室外人工冰球场、室外人工速滑场、室外人工冰壶场、摩托车赛车场、汽车赛车场、卡丁车赛车场、自行车赛车场、自行车赛车馆、小轮车赛车场、室外马术场、射击房(馆)、室外射击场、水上运动场、海上运动场、天然游泳场、航空运动机场、室内滑雪场、室外人工滑雪场、高尔夫球场、室外人工攀岩场、攀岩馆、登山步道、城市健身步道、全民健身路径和户外活动营地等。此外,以上类型之外的体育场地均按照其他类体育场地统计。
[6]:本部分体育场地分布数据不包括军队系统所属的各类体育场地。
[7]:其他系统管理的体育场地是指除体育系统、教育系统和军队系统外,社会其他各行业/系统所管理的体育场地,以及难以划分管理单位所属系统的体育场地。普查时,由各级人民政府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直接或代为管理的体育场地也划入到其他系统中。
[8]:企业单位包括内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其中,内资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联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和其他内资企业。
[9]:全民健身路径统计场地数量时,按照所在地点进行统计,即建在同一地点的若干件器械记为1个。
[10]:本公报中的分项占比数据是利用原始数据(未进行小数取舍)进行计算的结果。
[11]:本报告涉及到的体育场地普查情况的统计方法参见《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登记表及指标说明》。